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|
---|
7.23-7.25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|
盛丰大酒店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|
一个普通的服务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|
1.工作任务:负责客房日常清洁与整理,按标准更换布草、补充日用品;协助前台引导客人办理入住,解答楼层设施使用问题;晚餐时段在餐厅负责传菜、收台及简单点餐服务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|
1.工作任务:每日完成10间客房标准化清洁协助前台引导20名以上客人,解答问题准确率95%以上;晚餐时段高效完成15桌传菜,确保服务流程无失误。 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|
工作任务:3天累计清洁客房32间,客房检查合格率100%;协助引导客人65名,问题解答准确率98%;晚餐时段完成48桌传菜,收台平均耗时7分钟,获领班口头表扬。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|
工作任务:客房清洁量比目标少1间,因处理突发污渍耗时超预期;引导客人数量达标,但1次记错会议室位置,准确率未达95%,仍有2桌因餐具过多超时1分钟。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|
1.工作流程:突发情况应对不足,处理客房污渍时缺乏高效方法,延误清洁进度;对酒店功能区不熟悉,记错会议室位置,前期培训内容吸收不扎实。 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|
1.能力层面:对客房清洁特殊污渍处理技巧掌握不足,前期仅学基础流程;酒店布局记诵不牢,未主动绘制分布图强化记忆,业务熟练度欠缺。 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|
1.工作流程:向老员工请教3种污渍处理技巧,随身携带简易清洁剂;手绘酒店布局图标注重点区域,利用碎片时间记忆,每日请同事抽查1次。 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|
1.工作流程:掌握的3种污渍处理法让清洁效率提升,32间客房无超时;布局图记忆法见效,未再出错,同事抽查全对,流程问题基本解决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|
周三傍晚换班时,我在楼梯间撞见一位阿姨正对着行李箱发呆。她攥着皱巴巴的房卡,额角渗着汗,行李箱拉链坏了,几件衣服露在外面。我想起培训时说“主动搭把手”,便走过去问要不要帮忙。阿姨说刚下高铁,赶会议时扯坏了拉链,急着去见客户却没带备用行李袋。我突然想起布草间有备用的防尘袋,赶紧跑去拿了两个,又找针线帮她简单缝了下裂口。阿姨连声道谢,说会议在三楼宴会厅,我顺手帮她指了最近的电梯,还提了句“宴会厅门口有免费矿泉水”。第二天早餐时,阿姨特意找到我,笑着说会议很顺利,还塞给我一盒巧克力。领班刚好经过,后来在晨会上说:“小细节能让客人记很久,这就是服务的温度。”其实我只是做了件小事,却突然明白:标准化服务是基础,而那些超出预期的举手之劳,才是让客人真正记住你的东西。现在每次经过楼梯间,我都会多留意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人,这大概就是这三天最珍贵的收获吧。 |
十三、感悟 |
这三天让我明白,服务不只是完成流程,更是在细节里藏温度。经验上,学会了“预判优于补救”——提前记清布局、备齐工具,能少走很多弯路;沟通要“共情先于表达”,面对客人先稳住自己,顺着对方情绪回应更有效。最珍贵的是懂得:小事里藏着成长,比如补拉链时练出的耐心,记偏好时培养的观察力。这些细碎收获,比完成指标更让我觉得踏实,也让我明白,做好当下每一步,就是最好的积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