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|
---|
8.8-8.10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|
海原县电商比赛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|
团队的成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|
1.参与党建纽带项目,协助形成项目初稿并明确对接信息,推动西夏区高校联盟人才政策推广;2.参与高校平台建设,助力地方项目与电商企业对接,协助组织“海源杯”电商大赛;3.参与定制化人才培训班筹备,为高校教师智力支持工作提供辅助;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|
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1.党建项目:3天内完成项目初稿,明确至少2个对接单位信息,西夏区高校联盟人才政策推广覆盖至少3所高校;2.电商大赛:完成“海源杯”电商大赛策划案,邀请至少5家电商企业参与,高校平台注册企业数增加10%;3.人才培训班:完成定制化人才培训班课程大纲,吸引至少20名学员报名;4.实践基地:9月上旬完成海源县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初稿,对接至少3家实习企业 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|
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1.党建项目:完成项目初稿,明确西夏区教育局、人社局为对接单位,西夏区高校联盟内宁夏大学已初步响应人才政策推广;2.电商大赛:完成“海源杯”电商大赛初步策划案,邀请到宁夏电商协会及3家本地电商企业参与;3.人才培训班:完成培训班课程大纲,已有15名意向学员咨询;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|
1.党建项目:对接高校数量未达预期,仅1所高校响应;2.电商大赛:邀请企业数量少2家,高校平台注册企业数未增长;3.人才培训班:报名咨询人数少5人;4.实践基地:合作企业数少1家,共建协议未完成;5.自然村产业规划:资金整合规模未明确,产业规划未形成;6.文旅产品:高校推广院系数少1个,产品未进入试制阶段;7.供应链优化:优化建议未获教师完全认可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|
1.党建项目:资源对接环节,对高校联盟内其他高校联络不足,对接信息传递不及时;2.电商大赛:宣传环节,大赛影响力不足,企业参与意愿不强;3.人才培训班:推广环节,宣传渠道单一,未覆盖到目标人群;4.实践基地:沟通环节,与海源县企业沟通深度不够,协议条款协商耗时;5.自然村产业规划:调研环节,对自然村资源调研不全面,资金整合渠道不清晰 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|
1.党建项目:表层原因是高校联络少,中层原因是资源对接意识不足,深层原因是对高校联盟运作模式不熟悉;2.电商大赛:表层原因是企业参与少,中层原因是大赛宣传不到位,深层原因是大赛策划吸引力不足;3.人才培训班:表层原因是报名少,中层原因是宣传渠道单一,深层原因是对目标学员需求把握不准 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|
1.党建项目:立即梳理高校联盟名单,逐一电话联络,明确对接人及需求,同时学习高校联盟运作案例;2.电商大赛:优化大赛策划案,增加企业参与福利,利用高校官网、社交媒体多渠道宣传;3.人才培训班:拓展宣传渠道,如行业协会、地方政府官网,针对性推送培训信息;4.实践基地:加强与海源县企业的线上线下沟通,提前梳理协议关键条款,邀请导师指导; 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|
针对引入高校跨专业资源的对策,已与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我校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开始为大米包装做初步设计方案,电商专业学生也在规划线上销售渠道,对策执行取得阶段性进展,校企合作更加成功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|
在访问白吉村企业的过程中,有一段经历让我尤为难忘。当我们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,看到村民们围着崭新的磨面机、炒茶设备忙碌的身影,听负责人讲述那315万元资金如何一步步转化为村民们的希望时,我深切感受到乡村产业的温度。 |
十三、感悟 |
感悟本次实习让我认识到校地合作、产学研融合的复杂性与重要性,也明白了资源对接、政策研究、项目策划等能力在推动实际工作中的关键作用。未来将继续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,为校地协同发展贡献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