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7.30-8.1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菜鸟驿站名门世家西门店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菜鸟驿站店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菜鸟驿站实习任务包括两部分,工作任务为主,涵盖日常包裹的接收、扫码录入与分类摆放,接待取件和寄件客户并提供相应服务,以及每日数据统计上报和定期环境清洁;个人成长任务为辅,主要是通过与不同类型客户沟通提升沟通技巧,配合同事工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,观察运营流程积累物流行业及基层商业管理认知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实习任务目标涵盖工作与个人成长:工作任务上,日均处理包裹500件以上、接待客户80人以上,保证处理速度(如扫码≤10秒/件)、准确率100%、满意度≥98%等,数据统计和清洁也有时间、成本等要求;个人成长上,每周沟通客户≥50人次、协作分拣≥5次,1周掌握基础流程、1月精通,各项指标达优。 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工作任务方面,近日最好成果为日均处理包裹550件,扫码录入每件8秒,信息准确率100%;接待客户90人,取件处理每人1.5分钟、寄件4分钟,客户满意度100%;数据统计20分钟内完成,每周清洁3次,卫生检查达标。个人成长上,每周沟通客户60人次,协作分拣6次,1周内掌握基础运营流程。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工作任务中,清洁用品月消耗未达≤50元目标;个人成长上,沟通效率提升未达20%、协作效率提升未达30%,且暂未达成1个月内精通运营流程及提出2条改进建议的目标,虽部分成果超额,但上述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与差距。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导致差距的问题涉及多个环节:清洁用品消耗超标的问题出在使用环节,存在取用无节制、清洁时重复擦拭导致用量增加的情况;沟通效率提升不足源于应对复杂咨询时表达缺乏条理性,且对老年客户使用的术语不够通俗,延长沟通时间;协作效率未达目标是因高峰期分工临时调整时信息传递滞后,分拣中存在错递包裹位置的情况;1个月内未精通运营流程及未提改进建议,问题在学习环节,仅掌握基础操作却未深究流程设计逻辑,对问题件处理等复杂环节的异常情况应对不熟练,缺乏主动复盘总结的意识。 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清洁用品消耗超标,直接因取用无节制,根本是节约意识薄弱;沟通效率不足,直接源于表达无条理、术语不适,根本是未针对性优化沟通方式;协作效率低,直接因分工调整信息滞后、错递,根本是团队配合经验欠缺;未精通流程及提建议,直接因未深究逻辑、应对异常不足,根本是主动复盘意识缺乏。 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作为员工,要聚焦这些目标发力:处理包裹时集中注意力提升扫码速度,分类时做好标记防错;接待客户提前熟悉话术,高效解答同时保持耐心;统计数据仔细核对,清洁时按需取用物品。成长上多主动沟通、配合同事,勤观察运营流程,逐步提升自己,力争超额完成目标。 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上次未写复盘报告,我接下来会以更坚定的决心执行各项对策,严格按标准管控清洁用品,针对性优化沟通方式,细化高峰期协作流程,坚持每日复盘并做好记录,绝不遗漏任何环节,全力缩小差距,朝着成为优秀员工的目标稳步前进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周三下午,72岁的张奶奶颤巍巍走进驿站,手里攥着揉皱的取件短信,念叨着“码在哪呀”。我想起沟通优化对策里的通俗话术,蹲下身指着屏幕大字说:“您看这串数字,跟超市买单报会员号一样,念给我就行。”她耳背听不清,我便掏出纸笔写下来,陪她一步步找到货架。取件时她忽然说:“小伙子比我孙子还有耐心。”那天傍晚,她特意送来一袋自家种的橘子,袋上贴着“谢谢”两个歪歪扭扭的字。周五早高峰,突然到了三车包裹,分拣台堆成小山。组长正着急分工,我想起便签记录的办法,赶紧撕下快递面单边角,写上“生鲜区”“重物区”贴在对应区域。同事们一看就懂,原本要1小时的分拣,40分钟就完成了。有个新来的兼职生说:“你这招太灵了,我总算不手忙脚乱了。”这五天里,从张奶奶的橘子到同事的认可,让我明白:优秀不只是效率数字,更是把每个对策落到实处时,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与默契。 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这段实习让我明白,与客户沟通要学会换位思考,用对方熟悉的方式传递信息能拉近距离;团队协作中,灵活的小方法能快速提升效率,还能帮到同事。这些经历让我懂得,优秀藏在耐心服务和主动配合的细节里,也积累了落地对策的实践经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