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8.9-8.11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菜鸟驿站名门世家西门店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菜鸟驿站店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日常工作涵盖包裹扫码录入、分区存放,接待取寄件客户并处理咨询,每日统计数据与环境清洁。个人成长聚焦优化沟通技巧、强化团队协作,深入学习物流流程,重点攻克问题件处理等专业技能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工作上日均处理包裹600件,扫码≤6秒/件,客户满意度100%,清洁月耗≤38元。个人成长需沟通效率提升30%,协作效率40%,完成2项流程优化,新人带教准确率100%。 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近几日日均处理包裹620件,扫码5.8秒/件零错误。接待120位客户,取寄件耗时再降,获8封表扬信。协作分拣提速20%,新人带教后独立上岗。已完成“错峰取件”流程优化并试点。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清洁月耗39元未达38元,偶因雨天清洁频次增加超标。复杂咨询处理仍慢10秒,新人独立应对突发问题时需协助,第2项流程优化待完善。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导致差距的问题集中在四个环节:清洁管理环节,因未针对新人制定明确的用品取用标准,且缺乏实时监督,出现随意取用、过量使用的情况;沟通应对环节,未提前梳理突发场景的标准化话术,面对客户情绪激动时,易陷入临时组织语言的被动状态,延长沟通时间;协作交接环节,未建立新人协作的清晰流程清单,关键信息(如特殊包裹存放位置、分拣优先级)全靠口头传递,易出现遗漏;流程优化环节,仅停留在梳理现有步骤,未深入分析流程中的冗余环节,缺乏数据支撑和可行性论证,导致优化方案难产。 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直接因未预判天气影响、话术场景不全、缺演练机制、数据跟踪工具不足。根本是动态调整意识弱,对变量因素考虑不周,闭环思维待加强。 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制雨天清洁用量标准;细化5类复杂咨询话术;每周组织新人突发演练;用表格记录优化试点数据,每日复盘调整方案。 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雨天用量标准使消耗稳定,月耗降至38.5元。细化话术让复杂咨询提速15%。演练后新人独立应对率达80%。优化试点数据完整,方案待最终确认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周三午后的阳光透过驿站玻璃窗,在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。我正整理包裹时,门口传来缓慢的脚步声,78岁的张爷爷拄着拐杖站在那里,额头渗着汗珠,每次来取件他都要在门口歇好几口气。“小伙子,今天有我的包裹不?”爷爷声音带着喘息,手里攥着写取件码的纸条。我赶紧扶他到靠墙的椅子坐下,递上温水。扫码后发现是20斤重的大米箱,心想爷爷肯定搬不动。“这箱子沉,我送您回家吧。”我拎起米箱说。爷爷连忙摆手,可他起身时扶着椅子半天没站稳,我坚持送他。爷爷家在老旧小区三楼,没电梯,我拎着米箱走在前头,能听见他跟在后面一步一停的喘息声。到家门口,爷爷掏钥匙时犯了难,新换的智能门锁总按不对密码。“儿子装的,我老忘步骤。”他急得拍大腿。我掏出便签本,蹲下身画示意图,标上“先按#键,再输密码,最后按√”,把数字写得大大的贴在墙上。爷爷摸着示意图笑:“你比说明书还明白1下楼时他往我兜里塞了两个自家种的苹果。第二天一早,爷爷捧着保鲜盒来,里面是老伴做的南瓜饼,金黄冒着热气。新入职的小林也悄悄说:“哥,你给的带教清单太有用了,今天分拣没出错1她手里的清单上,我标的“易碎品贴红标”等字样被画了波浪线。傍晚暴雨,我正愁门口积水,快递小哥张强冒雨跑来,拎着拖把:“上次我车坏了,多亏你看货。”他边拖水边聊天,水花溅在裤腿上也不在意。这些细碎的温暖像驿站的灯光,照亮了忙碌的日子。原来最好的实习成果,从来不止是冰冷的数字,更是藏在苹果、南瓜饼和拖把里的心意,是被需要、被认可的幸福。 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实习教会我:成长不仅是效率提升,更是预判问题的能力。从雨天预案到带教清单,用细节预案应对变量,用经验沉淀助力他人,这才是职场进阶的关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