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8.8-8.12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新疆温宿县六团清沐饭店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工作岗位是服务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工作任务:在饭店暑假工期间,负责前厅迎宾引座、为客人点单上菜、餐后清理餐桌及餐具、协助后厨摘菜备料;参与每日营业结束后的账目核对与物资盘点,以及餐厅卫生清洁(包括大堂桌椅擦拭、角落除尘等)。-个人成长任务:提升沟通能力,能自然且高效地与不同类型客人(如带小孩的家庭、商务聚餐群体)交流;锻炼时间管理能力,在饭点高峰期合理分配各项工作时间;掌握至少50道菜品的名称、口味及做法,做到点单时快速准确推荐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工作任务目标:每日点单出错率为0,上菜及时率达95%以上,餐桌清理耗时较上周缩短10分钟;账目核对准确率100%,卫生检查每次达标。个人成长目标:实习结束时,客人满意度调查评分达4.8分(满分5分);能在30秒内为客人推荐出符合其口味的菜品,成为餐厅进步最快的暑期工并获得店长表扬。
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本周共接待客人120桌,点单出错仅1次,上菜及时率92%,餐桌清理耗时较上周缩短8分钟;账目核对均准确,卫生检查全达标。个人成功为20余桌客人推荐了满意的菜品,有3位客人特意表扬服务周到。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点单出错率未达0目标,上菜及时率距95%目标差3%,餐桌清理耗时距缩短10分钟目标差2分钟;客人满意度暂未统计,但从表扬数量看距4.8分目标有一定差距,菜品推荐速度有时仍需40秒左右,未达30秒目标。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点单环节:对部分新推出的菜品名称和配料记忆不牢,导致偶尔出错。上菜环节:高峰期后厨出菜顺序偶尔混乱,且自己在多桌同时需上菜时,路线规划不够合理,耽误时间。餐桌清理环节:遇到客人遗留物品较多或餐具油污较重时,清洁效率下降。沟通推荐环节:对客人口味偏好的判断有时不够精准,且在推荐时对菜品细节描述不够熟练,导致耗时较长。
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点单出错:对新菜品学习仅停留在表面,未反复记忆和实践点单操作。上菜延迟:未提前与后厨沟通出菜节奏,自身缺乏高效的多任务统筹能力。清理低效:清洁工具使用方法不够熟练,且应对复杂清洁情况的经验不足。推荐不足:平时观察客人需求的主动性不够,对菜品知识的积累不够系统。
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针对点单: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新菜品记忆卡片,随时背诵,点单时遇到不确定的立即核对菜单。 针对上菜:提前5分钟与后厨确认出菜顺序,规划好每桌的上菜路线,优先上催单和即将吃完的桌。 针对清理:向保洁阿姨学习高效清洁技巧,准备多套清洁工具应对不同情况,如油污重的餐具先用热水浸泡。 针对推荐:主动观察客人的年龄、饮食偏好(如是否有小孩、是否提及口味要求),每天花10分钟熟悉3道菜品的详细介绍。
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结账环节:营业前10分钟的系统操作练习坚持执行,快捷键和订单录入的熟练度明显提升,结账速度较上周加快约15%;“结账专属时段”在非高峰时落实,专注度提高,干扰减少,仅1次因客人紧急咨询未及时交接,总体执行效果良好。客诉隐患环节:与后厨的“双确认”制基本执行,订单错漏减少70%;高峰期传菜路线规划和“备菜缓冲区”设置后,大型聚餐出菜延误情况减少,客诉隐患降低明显。
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有天晚上,店里来了一位独自用餐的老爷爷,他看起来对菜单上的菜品不太熟悉。我主动过去,耐心询问他的口味,得知他喜欢清淡且软烂的食物后,推荐了清蒸鲈鱼和烩豆腐。用餐过程中,我时不时过去问问他的用餐感受,老爷爷很感动,说我像他孙女一样贴心。结账时,他特意对店长表扬了我,还塞给我一颗糖,说这是对我用心服务的奖励。那一刻,我觉得所有的忙碌和辛苦都很值得,也真正明白真诚服务能带来的温暖和认可。有天中午,一位妈妈带着刚考完试的孩子来吃饭,孩子闹着要吃冰淇淋但餐厅没有。我想起自己带的酸奶,就跟妈妈沟通后送给孩子,孩子立刻笑了,还画了张“服务员姐姐”的画送给我。虽然只是件小事,却让我知道,用心对待客人,哪怕一点小举动也能传递温暖。 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这段实习让我明白,服务行业不仅要手脚麻利,更要用心观察、真诚沟通。每一次与客人的互动、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,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。我学会了在忙碌中保持耐心,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价值感,这些经验对我未来无论是继续从事服务行业还是其他领域,都将受益匪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