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8.5-8.7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新疆温宿县六团清沐饭店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工作岗位是服务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1.每日营业前,协助理货,核对入库食材数量与质量,整理货架保证陈列规整;营业中,高效结账,熟练操作收银系统,准确统计营收并上报;营业后,全面清洁卫生,涵盖餐厅地面、餐桌餐椅、收银台及后厨辅助区域。 1.沟通能力:每周主动与至少5位不同类型客人深度交流(如家庭客、商务客),收集反馈并整理,提升服务话术精准度。 2.技能提升:掌握3道特色菜的基础摆盘技巧,向厨师请教菜品知识,每周实践2次模拟点单-出菜全流程,强化业务衔接熟练度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(一)工作任务目标
1.理货结账:食材核对误差率≤1%,结账出错率≤0.5%,卫生清洁达标率100%(以店长检查标准为准)。 2.客情服务:大型聚餐客诉率为0,特殊需求响应时间≤3分钟。
(二)个人成长目标
1.沟通:客人反馈有效收集率100%(反馈可落地改进),交流后客人满意度提升至95%以上(通过后续消费意愿判断)。 2.技能:特色菜摆盘合格率100%,点单-出菜流程失误率≤1%。
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1.理货结账:连续5天食材核对无误差,结账仅1次小失误(已及时纠正),卫生清洁获店长2次表扬,大型聚餐服务2场,无客诉,特殊需求响应均在2分钟内。 2.个人成长成果:与7位客人深度交流,整理12条有效反馈(含菜品建议、服务优化点);成功实践特色菜摆盘4次,模拟流程仅1次因后厨沟通延迟小失误,整体较流畅。
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(一)工作任务差距
结账仍有1次失误,距离“出错率≤0.5%”目标有差距;大型聚餐中,1次出菜顺序稍乱(因后厨订单传递不及时),未完全达“0客诉隐患”标准。
(二)个人成长差距
沟通后客人满意度仅92%,未达95%;特色菜摆盘虽合格,但精细度不足(如造型稳定性),模拟流程因外部因素(后厨配合)失误,未实现“失误率≤1%”理想状态。
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(一)工作流程环节
1.结账:操作时注意力分散(因同时回应客人咨询),收银系统快捷键运用不熟练,导致输入错误。 2.客诉隐患:后厨与前厅订单传递依赖口头,无标准化流程,信息易遗漏;大型聚餐高峰期,传菜通道拥堵,影响出菜顺序。
(二)个人能力环节
1.沟通:倾听客人需求时,偶尔抓不住核心(如复杂dietaryneeds表述),回应话术灵活性欠缺(遇突发问题易紧张)。
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1.工作流程:结账分心是任务统筹能力弱,未合理规划“操作-沟通”顺序;后厨订单传递、传菜问题,源于团队协作规范缺失,无明确交接标准。2.个人能力:沟通技巧未系统学习,实践场景积累少;技能练习片面,未深入钻研摆盘细节,且未提前梳理模拟流程突发状况应对方案,缺乏主动预案意识。 团队管理层面,缺乏标准化服务流程培训,员工凭经验工作;个人成长层面,未建立“问题-学习-实践”闭环,遇到问题未及时总结成方法。
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1.结账:营业前10分钟强化系统操作练习(快捷键、订单录入);设置“结账专属时段”(如非高峰5分钟),专注操作,避免干扰;若遇客人咨询,快速交接同事协助。2.客诉隐患:与后厨约定订单传递“双确认”制(前厅写单+后厨复诵);高峰期提前规划传菜路线。 1.沟通:每天学习2条服务话术模板(复杂需求回应、客诉安抚),实践中刻意运用;主动参与客人意见收集会,观察资深员工沟通逻辑,复盘自己的交流案例。
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本周无前期复盘对策,后续将严格按新制定的结账专注流程、沟通话术练习、摆盘实践等对策执行,待下周复盘检验效果。因是第六周复盘,假设前期无对应“上期复盘”,可后续执行本周期对策后补充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周二遇到一对老年夫妇庆金婚,预订了特色套餐。我主动用花瓣简单装饰餐桌,送上手写祝福卡片。用餐中,奶奶分享他们年轻时在小饭馆的回忆,我陪聊几句,最后他们开心地说“这顿饭吃得比想象暖”。这件事让我明白,服务不只是流程,小小的用心能给客人创造珍贵回忆,也让我更懂“人情服务”的力量,后来我把这种“专属仪式感”建议推广到特殊纪念日订单,收获不少好评。有天傍晚,店里来了位独自用餐的阿姨,看起来心情低落。我主动送上温热的柠檬水,轻声问是否需要推荐些能暖心的菜。阿姨慢慢打开话匣子,说刚和女儿拌了嘴。我耐心听她讲,还分享自己和家人的小趣事逗她开心。用餐过程中,特意给阿姨的菜多加了份精致摆盘,附上“开心点呀”的便签。最后阿姨结账时,眼里有了笑意,说这顿饭吃得特别暖,还感谢我让她心情好起来。这件事让我知道,在饭店工作,不只是上菜结账,小小的关心和倾听,能成为别人情绪的“加油站”,也让我更珍惜服务里传递温度的时刻。 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1.服务本质:流程是基础,“共情”才是打动客人的关键,关注细节(如装饰、倾听)能大幅提升体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