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7.24–7.26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张氏牛肉粉馆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粉馆服务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完成粉馆的各种准备工作,打扫粉馆的卫生,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态度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1.掌握牛肉粉店的服务流程,包括点单、上菜、结账及清洁卫生。 2.提升服务效率,减少顾客等待时间,优化用餐体验。 3.提高与顾客的沟通能力,解决突发问题,提升满意度。
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1.熟练完成点单、上菜、结账等基础服务,独立处理高峰期客流。 2.通过优化站位和协作分工,缩短平均顾客等待时间约20%。 3.成功处理3次顾客投诉(如菜品延迟、口味问题),获得顾客认可。
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1.服务效率提升未达预期,高峰期仍有顾客抱怨等待时间过长。 2.沟通技巧不足,部分顾客对推荐菜品的解释不够清晰。 3.对突发问题的应对仍显生疏,需依赖同事协助。
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1.培训不足:初期未系统学习快速处理订单的技巧,导致高峰期效率低下。 2.经验欠缺:对顾客需求预判不足,未能提前备好常用菜品。 3.沟通策略单一:缺乏灵活应对不同顾客性格的经验,易陷入机械式回应。 4.团队协作不畅:与厨房、清洁人员的配合不够默契,信息传递延迟。 5.心理压力管理:面对突发状况时紧张,影响决策速度。
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1.表层原因:工作流程不熟悉,缺乏针对性培训。 2.中层原因:管理层未提供足够的模拟训练机会。 3.深层原因:实习生流动性大,企业未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
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1.加强岗前培训: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高峰期场景,提升应急能力。 2.优化分工机制:明确岗位职责,定期进行团队协作演练。 3.引入反馈机制:每日总结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
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个人成长目标总体完成,但沟通和抗压能力提升需长期积累。需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深化效果。上期目标中“熟悉基础流程”已达成,但“提升效率”和“优化沟通”效果有限。问题集中在培训缺失和经验不足,需针对性调整策略。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1.一位外地顾客用方言点单,我因听不懂而慌乱。同事笑着教我用手机翻译软件,并告诉我:“多听多问,别怕出错。”后来我主动学习了几句常用方言,反而成了顾客的“小惊喜”。 2.某天一位穿西装的男士点了一碗牛肉粉,吃完却说“这是他吃过最差的一碗”。我紧张地道歉,他却笑着说:“我就是想看看你们怎么应对投诉。”他临走前还夸赞了我的耐心。 3.老厨师告诉我,店里的牛杂汤底需熬制8小时,每天限量供应。我偷偷尝试后发现,果然比外卖更鲜美。这让我明白:细节决定品质,服务也需用心。 4.高峰期时,一位同事突然身体不适。我们立刻分工:我负责点单,另一位同事顶上送餐,厨房加快出餐速度。最终未耽误任何一位顾客,结束后大家击掌庆祝,成就感爆棚。
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1.服务员看似简单,却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耐心。 2.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,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坚持与反思。 3.只有真正站在顾客角度思考,才能提供真诚的服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