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2 实习报告2

[复制链接]
***

34

主题

59

帖子

185

积分

主贴字数:2113/0

字数得分:0/0


上一篇

下一篇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26 13:32:1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
7.23-7.25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
盛丰大酒店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
一个普通的服务员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
1.工作任务:负责客房日常清洁与整理,按标准更换布草、补充日用品;协助前台引导客人办理入住,解答楼层设施使用问题;晚餐时段在餐厅负责传菜、收台及简单点餐服务。
2.沟通能力提升:主动与不同年龄、职业的客人交流,练习清晰表达服务内容;学习处理客人投诉时的沟通技巧,3天内至少独立解决2起简单客诉。
3.细节处理:每日记录工作疏漏(如物品摆放偏差),下班前总结改进;观察老员工服务细节并模仿,比如记客人姓氏偏好,提升服务精准度。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
1.工作任务:每日完成10间客房标准化清洁协助前台引导20名以上客人,解答问题准确率95%以上;晚餐时段高效完成15桌传菜,确保服务流程无失误。
2.沟通能力:清晰介绍酒店设施;耐心倾听客人需求,3天内独立化解3起轻微不满;学习老员工沟通话术,记录2条实用表达并实践,提升表达亲和力。
3.细节把控:建立工作清单,每日检查3次清洁死角;尝试1次针对性服务;下班前花5分钟复盘当日疏漏,次日改进具体问题。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
工作任务:3天累计清洁客房32间,客房检查合格率100%;协助引导客人65名,问题解答准确率98%;晚餐时段完成48桌传菜,收台平均耗时7分钟,获领班口头表扬。
沟通方面:主动交流客人20位,成功推荐酒店洗衣服务3次;独立化解2起客人对空调温度的不满,客人反腊服务贴心”.
细节上:记录3处清洁死角并改进,发现2位客人偏好后提供对应茶包,获客人微笑致谢;复盘后修正的物品摆放问题,次日未再出现。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
工作任务:客房清洁量比目标少1间,因处理突发污渍耗时超预期;引导客人数量达标,但1次记错会议室位置,准确率未达95%,仍有2桌因餐具过多超时1分钟。
沟通上:独立化解客诉比目标少1起,面对急躁客人时表达稍显紧张;推荐服务成功次数未达预期,话术灵活性需加强。
细节处:针对性服务仅实践1次,未及时记录新发现的客人习惯;1处清洁死角次日复查仍有疏漏,改进持续性不足。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
1.工作流程:突发情况应对不足,处理客房污渍时缺乏高效方法,延误清洁进度;对酒店功能区不熟悉,记错会议室位置,前期培训内容吸收不扎实。
2.沟通技巧:面对急躁客人时心态不稳,紧张导致表达卡顿;推荐服务时话术生硬,未结合客人需求调整,暴露应变与共情能力欠缺。
3.习惯养成:未形成即时记录习惯,客人偏好遗漏记录;清洁死角改进后未二次核查,复盘整改缺乏跟踪机制,细节执行持续性不够。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
1.能力层面:对客房清洁特殊污渍处理技巧掌握不足,前期仅学基础流程;酒店布局记诵不牢,未主动绘制分布图强化记忆,业务熟练度欠缺。
2.心态层面:面对情绪激动的客人,易受对方语气影响,心理素质待提升;推荐服务时怕被拒绝,暴露自信心偏弱。
3.方法层面:未建立即时记录工具(如随身笔记本),依赖记忆导致信息遗漏;整改后缺乏二次检查机制,仅靠复盘无跟踪,执行闭环未形成。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
1.工作流程:向老员工请教3种污渍处理技巧,随身携带简易清洁剂;手绘酒店布局图标注重点区域,利用碎片时间记忆,每日请同事抽查1次。
2.沟通提升:提前背熟2套应对急躁客人的安抚话术,模拟练习3遍;推荐服务时先观察客人需求,降低被拒压力。
3.细节改进:带迷你笔记本即时记录客人偏好,下班前录入手机备忘录;整改后设置闹钟提醒次日复查,确保清洁死角零遗漏,形成“记录-改进-核查”闭环”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
1.工作流程:掌握的3种污渍处理法让清洁效率提升,32间客房无超时;布局图记忆法见效,未再出错,同事抽查全对,流程问题基本解决。
2.沟通方面:运用2套话术应对3位急躁客人,紧张感减轻;结合观察推荐服务成功2次,虽未达理想,但主动性增强,客人抵触减少。
3.细节改进:笔记本记录让针对性服务增至4次,获1次书面表扬;闹钟提醒使复查落实,清洁死角零疏漏,闭环机制初步起效。整体对策执行达标,需持续巩固。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
周三傍晚换班时,我在楼梯间撞见一位阿姨正对着行李箱发呆。她攥着皱巴巴的房卡,额角渗着汗,行李箱拉链坏了,几件衣服露在外面。我想起培训时说“主动搭把手”,便走过去问要不要帮忙。阿姨说刚下高铁,赶会议时扯坏了拉链,急着去见客户却没带备用行李袋。我突然想起布草间有备用的防尘袋,赶紧跑去拿了两个,又找针线帮她简单缝了下裂口。阿姨连声道谢,说会议在三楼宴会厅,我顺手帮她指了最近的电梯,还提了句“宴会厅门口有免费矿泉水”。第二天早餐时,阿姨特意找到我,笑着说会议很顺利,还塞给我一盒巧克力。领班刚好经过,后来在晨会上说:“小细节能让客人记很久,这就是服务的温度。”其实我只是做了件小事,却突然明白:标准化服务是基础,而那些超出预期的举手之劳,才是让客人真正记住你的东西。现在每次经过楼梯间,我都会多留意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人,这大概就是这三天最珍贵的收获吧。
十三、感悟
这三天让我明白,服务不只是完成流程,更是在细节里藏温度。经验上,学会了“预判优于补救”——提前记清布局、备齐工具,能少走很多弯路;沟通要“共情先于表达”,面对客人先稳住自己,顺着对方情绪回应更有效。最珍贵的是懂得:小事里藏着成长,比如补拉链时练出的耐心,记偏好时培养的观察力。这些细碎收获,比完成指标更让我觉得踏实,也让我明白,做好当下每一步,就是最好的积累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

GMT+8, 2025-8-3 06:37 , Processed in 0.467963 second(s), 6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关闭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