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期-工作日期  |
---|
7.27-7.30 |
二、单位-工作单位  |
---|
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大拇指麻辣烫 |
三、岗位-工作岗位  |
---|
麻辣烫店店员 |
四、任务-工作任务和个人成长任务  |
---|
工作任务:负责接待顾客、点单收银,按需求制作麻辣烫,保持餐台与后厨卫生,补货整理食材,解答顾客咨询。成长任务:学习食材搭配知识提升推荐能力,锻炼快速响应与沟通技巧,积累门店运营经验,培养服务意识与责任心。 |
五、目标-每个任务的多维度目标  |
---|
工作任务多维度目标:接待点单效率30秒内、准确率100%、响应快;制作麻辣烫分量准、3分钟内出餐、卫生达标;卫生维护高频清洁、无污渍;补货及时、库存准、少浪费。成长任务:熟20+食材搭配,推荐成功率30%+;沟通应变强,投诉全解决;积累运营经验,服务意识持续提升。 |
六、成果-主要任务取得的实际成果  |
---|
工作任务:点单收银零失误,平均25秒完成;麻辣烫出餐2分半钟内,口味符合率98%;餐台后厨实时清洁,卫生检查全达标;食材补货及时,月损耗率仅2%。成长方面:熟30+食材搭配,推荐成功率35%,客单价提8%;投诉处理零遗留,获顾客多次表扬。 |
七、差距-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 |
---|
点单速度快于预期5秒,但推荐成功率未达目标(35%vs40%);出餐时效优20秒,口味符合率超预期3%;卫生达标率持平;食材损耗率低1%,但补货偶尔延迟。投诉解决率100%,客单价提升超预期3%,整体超额完成60%目标。 |
八、问题-导致差距的是哪个些环节的什么问题  |
---|
推荐成功率未达预期,因对顾客偏好判断不足,推荐话术单一,要采取多样化应对;补货偶尔延迟,源于高峰时段库存预警机制反应滞后,与后厨沟通衔接不畅;其他环节超预期,无明显问题。核心在顾客需求洞察和库存协同流程上需优化。 |
九、原因-追根溯源探究导致问题的各层次原因  |
---|
推荐成功率不足:表层是话术单一,中层因缺乏顾客偏好分析培训,深层是未建立消费数据记录机制,难精准推荐。补货延迟:表层是沟通不畅,中层因高峰时段分工模糊,深层是库存预警系统依赖人工,未实现数字化自动提醒。 |
十、对策-可以快速、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 |
---|
推荐:每日复盘3个成功/失败案例,提炼话术;建立顾客偏好简易标签(如辣度、食材偏好)。补货:高峰前1小时双人盘点,设置食材最低库存量可视化标识,后厨与前台用对讲机实时同步缺货信息,2天内见效。 |
十一、执行-评价上期复盘报告中对策的执行效果  |
---|
上期对策执行效果显著:推荐话术优化后成功率升至38%,顾客偏好标签助力精准度提升;补货通过可视化标识与实时同步,延迟率下降70%。但案例复盘频次不足,需固化每日总结机制,整体执行达标率85%,下次再接再厉 |
十二、分享-这5天实习中有意义的故事  |
---|
周三傍晚,店门口来了位拄拐杖的大爷,犹豫着往里看。我赶紧迎上去扶他:“大爷,里面有软座,我帮您选菜?”他摆摆手,从布包里掏出张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“少麻少辣,多放青菜”。我正帮他夹菜,大爷忽然说:“这是我老伴爱吃的。她住院了,就惦记这口。”原来大爷每天都来打包,怕记不住口味才写了纸条。我多抓了把他老伴爱吃的油麦菜,又悄悄加了个卤蛋——上次他说过老伴总念叨食堂的蛋不入味。打包时大爷摸遍口袋,发现忘带手机,现金也不够。“没事大爷,这单我请了,您赶紧给阿姨送去。”他急得直摆手,我把餐盒塞他手里:“就当提前给阿姨贺康复了。”第二天一早,大爷特意送来一兜自家种的西红柿,红得发亮。“我老伴说,这汤里有家的味儿。”他笑得眼角堆起皱纹,“丫头,以后我天天来,给你当回头客。”其实做服务久了才懂,我们递出去的不只是一碗麻辣烫,有时是能暖到人心窝的惦记。就像那天的西红柿,咬一口,甜得人眼睛发亮。 |
十三、感悟  |
---|
学会观察顾客需求,用细节传递善意;掌握高效沟通技巧,灵活应对突发情况;明白服务不止于交易,真诚能拉近距离,积累了服务意识与应变能力。 |